苗叶橘豆花生物系

我的追星路啊

12月8日午场南京站泰坦尼克号沉船打捞Repo

首先,这部剧再次说明了,在南京看剧,真的是早买早享受,晚买享折扣,骨折这种的。

大船这次巡演,在国内有四站,这是南京难得与北上广相提并论的一次,没想到票版如此惨烈。

有多惨呢,基本上就是没卖动。字面意义上的卖不动。

 

(见图,这是离大船开演大概一周左右的票版,大麦那半边比江大的这半边还要惨一点,哪怕北上好评如潮,南京票版兀自岿然不动)

之前在微博,但凡见到大船的repo都是好评、泪目、感人,于是向往已久,然而正好撞上公考,只有周日可看,但晚场结束时间太晚,无法二刷,本身就是三楼前排的我想要升舱大概只有“跳楼”这一条路,看着一楼空荡的票版,再心痒也无法。

原先奇怪大船为什么要放在综艺厅,毕竟场子这么大。开场后加上灯光,我似乎有点明白缘由,舞台正面两侧各有一个台阶,灯光从后方打过来,连上舞台上的船头,观众正好身处大船之上,想想以我的高度,怎么着也是个二等舱客人吧。想想也就释然了。

耐心看剧。

以下涉及剧透,不过其实想知道剧情B站有较为清晰地生肉,但现场带来的震撼无论如何是看视频无法给予的。建议大家有机会去看看。

大船的故事由于那一对苦命的鸳鸯早已家喻户晓,所以知道结局的我们,再看上半场热闹的戏份不免有点唏嘘。喜笑颜开的搬运工,得意洋洋的资本家,志得意满的船长,无数人在歌颂大船的旷世罕见,待到两周的航行归来,他们将成为世界的英雄,满载财富与荣誉。不同等级船舱的客人们依次上船,三等舱的客人们敬仰着大船,因为大船带给他们无限的憧憬,灿烂的“美国梦”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。二等舱的客人们满怀不同心事,但未来总是美好的。一等舱聚集了诸多“上流人士”,可上船的理由未必有他们穿着的那样光鲜。一船载着不同想法,却都怀抱着希望人聚集到一起。当然,那个大呼“倒霉”的迟到汉,几天后将是最幸运的人。

在我看来,“平等”是整场的主题。巴雷特,一个可怜的锅炉工,想要逃离煤矿工人的生活走上大船,没想到还是与煤息息相关,命运转了个弯又回到一样的地方。在巴雷特歌唱阶级的不平等时,女仆们正井然有序地铺设着头等舱的宴会餐厅,歌曲与舞台充满了强烈冲突。满脸煤灰的巴雷特下场之后,头等舱的客人们上场,他们拥有与船长共同进餐的“权利”。觥筹交错间,他们夸夸其谈,谈论地内容正是二等舱客人爱丽丝开场时唱的那些“国际金融”“垄断市场”,他们拥有着在船上绝对的特权,他们热衷于享受用钱带来的一切权利。

二等舱的两对客人满怀心事,比恩夫妇是一个开五金店的商人夫妇,比恩先生守着小小的五金店觉得岁月已然静好,妻子爱丽丝却时刻渴望与头等舱的客人们打交道,跻身上流社会,自然对固步自封的比恩先生身怀怨怼。另一对是常见的富家女与穷小子的常见搭配,凤凰男克拉克注定是得不到卡洛琳父亲认可的,远走高飞共筑爱巢是他们必然的选择。

三等舱里面的三位“凯特”让人唏嘘,他们去美国,因为在本国无法工作生存,怀揣着梦想等上大船。哪怕是闭塞的三等舱,但在美国,“地面铺满了金子”,她们坚信着会有美好的未来。三等舱客人的未来是什么呢?满怀着希冀唱出来的是贴身女仆、缝纫女工、家庭教师这样的梦想,在今天的我们看来,再普通不过,而且都是些“服侍人”的工作,没有自由,依然会被无数的条条框框限制,蜷缩在一个名为“生存”的笼子里罢了。可是,比如今更有希望。

上半场,无论是云香鬓影、裙袂飘飘的头等舱客人,还是努力摆脱自卑,想要突破阶层壁垒的二等舱客人,还是怀揣梦想的三等舱客人,他们嬉笑舞蹈,梦想近在眼前。直到那一声巨响打碎了一切。

资本家还想要粉饰太平,船长意识到了不秒,只有大船的设计师,真的明白大船已经回天乏力。

船员通知二等舱客人们聚集到头等舱的宴会厅。爱丽丝认识到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,不知道危险近在眼前的她,坚持要先回房梳洗打扮,毕竟刚从睡梦中被喊醒的她们蓬头垢面。头等舱的客人们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用钱无法解决的事情,女性们不明所以,男性们因为大船将会“晚到”一天大发雷霆,对侍应长百般苛责。直到又一声巨响,先前不愿意穿上救生衣的人们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,默默无言地主动的将救生衣穿上。

三等舱的客人们被关在了井甲板的下面,他们大声呐喊,路过的女仆行色匆匆,却没有多看一眼。客人们充满恐惧。前一面,未婚先孕的凯特才刚刚与同为三等舱的吉姆决定要一起生活,转眼就被大船抛弃。直到巴雷特

上半场在船舱、享受上的种种不平等,到下半场面对死亡的平等,以及如何迎接死亡的不平等,令人唏嘘。

头等舱的斯特劳斯夫妇,老妇人坚决不愿意丢下共同生活40年的老伴,最后成为船上唯一一个没有上救生船的头等舱妇人。克拉克与卡洛琳的生活虽然眼看有分歧,面对生死关头克拉克还是将生希望给了卡洛琳;爱丽丝再“看不上”比恩的毫无进取,面对死别还是难以割舍;大船上的男人们不管平日里过着如何不平等的生活,最终还是将仅有的救生艇让给了妇孺。

老夫妇在船舱的最后一舞令人动容,带着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女儿与客人告别的女仆令人动容,只出现在对话里、但一直演奏到最后的乐队令人动容,那个用欢快的声音报告船长救生艇以及全部放下去的、乐观但却年仅15岁的侍应生令人动容——而从幸存者的口中我们知道,这座大船上的侍应生,最小不过15岁,皆从容赴死。

在得知大船还有最多两个小时即将沉默时,资本家、船长和设计师开始了互相指责——是你催促早点到;是你下令开快点;是你设计有问题。在争吵的时候,那个害羞的、却无偿帮助巴雷特发信号给女友求婚的浪漫的电报员,一刻不停地向周围的船只发送着求救信号。最后,争吵地三个人归于平静,是啊,大家都有责任,都在大船上,谁也跑不了。

整篇故事看下来,我挺喜欢那个爱丽丝,她知道有阶级,有阶层的壁垒,但她想往上爬,真的去做了而且真的参加了只属于头等舱的舞会。我相信,如果大船继续航行下去,她可能真的会成果。很多人就好像是比恩先生,不上不下,守着自己的小小摊子,觉得已经不错了,但未必不是害怕,害怕想象地永远成不了真,害怕跨出改变的第一部,害怕失败了将万劫不复,现有的也将失去,于是选择自欺欺人——现在这样也不错;你不要再掺和进去,那不是属于我们的世界。可怜可笑又可悲。

大船上是一个小小世界,是一个注定走向悲剧的小小世界。从开船时的喧嚷到撞上冰山后的混乱与井然,反映了资本家的贪婪与人的盲目自大,也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光芒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以上是写于第二天的感想——————

这次大船放在综艺厅,场子很大,但上座率非常低,让人感慨。江大的音效还是一如既往的好,舞台还是一如既往地远。与歌剧厅不同,综艺厅可能由于平时承办一些重大会议的原因,首先,和保利一样一楼有桌子(然而此次我无缘感受),其次字幕和文广一样在两侧而且字体非常大。与文广不同的是,综艺厅舞台特别大所以一会儿看舞台一会儿看字幕非常不舒服,这还是在三楼正中间的视角,很难想象一楼的感受。

此外,场刊数量太少了,虽然剧院或者主办方说正在印,但后期买和现场看感觉完全不同。不过我经基友提醒才发现,原来爱丽丝就是《歌剧魅影》25周年DVD里面的卡洛塔,难怪声音听着耳熟,群友们说大船卡好多参演过大悲和歌剧魅影,好的四舍五入我看过鱼排面了。。。。。。

希望大船明年还来吧。

Sail on Sail on

Great ship

Titanic


评论(2)

热度(8)